返回
ZStack社区创始人华星:祝贺社区五周年 感恩网友!
2020-09-15 22:12

1.jpg

不知不觉,ZStack中国社区成立已经五年了。在2015年,ZStack 0.6版本发布之后,ZStack中国社区就在那段岁月中成立。


ZStack中国社区,是比较早的组织国内云计算爱好者讨论ZStack开源技术的社群。社区成员在沟通群中彼此进行行业技术交流,特别是交流ZStack在生产环境的较佳实践和运维管理经验。


ZStack中国社区这五年内发展非常迅速,从单个交流群发展到五个分群,从开始30多人发展到近10000人。


借着这个机会,我给大家分享一下ZStack中国社区五年发展历程。



首批爱好者成立社区


时间回退到2015年,那时候我还在一家从事交通信息化的公司工作,负责行业交通云的规划和建设。


那时候国内的云计算正在起步发展,国际OpenStack发展正如火如荼,不少大企业大集团在云计算规划选型时就相中OpenStack。


即便OpenStack安装、部署和运维有一定门槛和难度,但是其架构灵活、模块化设计、脚本语言实现等方面优势,获得一大批国内云计算爱好者青睐。


另外,在云计算核心组件方面,例如KVM、Ceph 和SDN/NFV等细分项目也发展迅速,在国内形成众多这方面的技术社群,并且涌现非常多的相关书目。


例如,张卫峰编写的《深度解析SDN》,肖力等人编写的《深度实践KVM》,以及我也参与编写的《Ceph分布式存储实战》。


那时候国内云计算企业发展和个人活动,都相当活跃火爆。


就在2015年4月份左右,以一篇《直戳OpenStack痛处?IaaS开源新兵ZStack架构设计全解析》为题的文章,开始在各个云计算社区群疯狂转发。


2.jpg


不知道是久旱逢甘露还是天下苦OpenStack久矣,各个云计算社区开始热烈讨论这个新生的IaaS云计算平台。这些分散的ZStack爱好者,利用手头上空闲的服务器和PC机,或者在利用虚拟机的环境下,开始下载并按照教程部署体验ZStack。


当时我也是一批ZStack爱好者,我用家里的台式电脑(配置AMD双核+内存4GB)安装部署ZStack,除了一些细节以外安装过程很顺利,并且很快就跑出来云计算的“Hello Word”,就是创建一台云主机并实现网络访问。


那时,大家首次体验了ZStack产品化的云平台,感觉耳目一新。


ZStack一批爱好者就这样很快形成。


那时候讨论火到什么程度?


有一些社区的群主开始提醒这里是OpenStack或者某个技术社区群,意思是相关ZStack的技术话题应该换个地方。


当时就想,既然我们这些ZStack一批爱好者都有持续讨论的想法,为什么我们不能单独创建一个社区来运营?


在这个想法下,我就召集了其他云计算社区的ZStack爱好者,创建并成立了ZStack中国社区。


ZStack中国社区成立一句发言,就来自山东济南的爱好者,非常巧的是他网名叫“Z”。


你是不是疯了?


他在社区里写下的一个留言。


Yes!对于很多早期爱好者来说,ZStack就是一个疯狂大胆又很精致迷人的技术创新。


就这样,ZStack一批爱好者集结在这里,开始做深入研究与学习。


在当时,我依然不知道ZStack创始人张鑫和尤永康他们是谁?他们来自哪里?又有什么样的未来目标?


后来在某些日子,尤永康也加入到ZStack中国社区。让尤永康没想到的是,那时候爱好者成员人数已经达到200多人,并且都是一些不曾认识的国内企业信息系统运维一线的技术人员。


后来创始人张鑫也加入进来,直接面对社区爱好者的二次开发的相关疑问。


ZStack中国社区开始运营发展,并且与ZStack云计算产品发展息息相关。


3.jpg


现在回想一下,大胆的想法往往在后来会有不一样的结果。



好产品要经过社区千锤百炼


ZStack中国社区成立后,随着《直戳OpenStack痛处?IaaS开源新兵ZStack架构设计全解析》文章的影响力,越来越多的技术爱好者通过搜索的方式加入到社群,社群人数上升非常快。


在社区里,越来越多的成员讨论如何将ZStack云计算落地,包括落地推荐方案、较佳实践等。


当时ZStack 0.6版本,已经支持一些云计算场景基本功能。同时,由于企业云计算架构落地的全冗余去单点故障的要求,需要继续增加一些场景功能。比如,需要支持管理节点高可用方案,支持Ceph RBD分布式存储等。


创始人张鑫对这些来源于企业一线运维的诉求非常敏感,并且认为这是ZStack走产品化路线需要持续演进的方向。


做好国内的云计算产品,一个要做到的就是学会聆听企业一线运维的诉求,用产品化和优质服务去满足他们的业务场景要求。


ZStack中国社区里充满热心的成员,这些成员每天都相当活跃参与讨论。


上文所提到的一批爱好者,都非常踊跃帮助和解答新进来的成员对于实践与部署的疑问。


社区氛围和技术经验,像星星之火一样传递开来。


印象比较深的是,社区里某天来了一位网名“小蘑菇”的广东高中生,对ZStack研究得比较透彻,甚至开始帮助和支持其他来自企业运维一线的社区成员。

后来这位高中生适逢准备高考,就比较少冒泡互动交流。后面通过其他社区成员的消息,得知考上了北京大学。


“小蘑菇”是比较典型的热心成员,此外,还有大量云计算从业背景的社区成员对ZStack产品的使用,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技术发展建议。


ZStack云计算在发布后,就开源了当时行业屈指可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。


这个自动化测试系统起名为“Woodpecker”,中文意思“啄木鸟”。啄木鸟这动物比较有意思,觅食时候在树木上进行敲击,以藏在树木里昆虫为餐肴。

而在计算机世界里,虫子英文单词“Bug”就是代表信息系统的缺陷或者漏洞。


ZStack自动化测试系统起名“Woodpecker”,就有把“Bug”找出来并且消灭的意思。


Woodpecker自动化测试系统运行起来后,会按照既定的使用者行为模式去测试ZStack源码库开发分支代码,也可以按照随机组合的行为模式启动测试。


更多的测试场景组合,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机器时间;而更多的机器或者更多的服务器,可以减少自动化测试的时间。


4.jpg


当时,ZStack中国社区的爱好者有不少是数据中心IDC业务的经营者,自身便是采用ZStack部署运营平台来进行云资源的售卖。


得知ZStack研发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的发布下一个版本,有社区爱好者自愿性地提供可以远程访问的服务器集群资源,使得Woodpecker自动化测试系统不再是一只鸟在啄木,而是百鸟与虫子会战。


这套服务器集群资源加速了ZStack的研发迭代过程,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缺乏硬件的问题。


直到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:云轴科技)注册,ZStack才开始拥有自属的自动化测试硬件平台。



共同合作凝聚活力社区


自云轴科技成立后,市场部负责品牌宣传和推广活动。ZStack中国社区依然保持其技术爱好者活跃的属性。


在近几年的全国巡展活动中,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城市,都会遇到一些社区成员,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的信息运维部门。


有相当的一些社区成员认同我们ZStack产品化的理念和优秀的技术实践,从而成为长期客户。


也有一些社区成员是企业经营者,成为了我们当地ZStack的渠道合作伙伴,实现了企业经营的价值与获利。


这是一个正向反馈的过程,正是ZStack中国社区以技术氛围奠定了运营的基调,才赢得了广泛的产品认同和合作意向,在后续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延伸中,云轴科技发展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。


记得在2017年的阿里云杭州云栖大会,我们从ZStack中国社区发起邀请,让他们录制与ZStack故事的短视频。


当时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成员分享祝福短视频,有一些作品是采用地方特色的方言录制,例如上海话、四川话、重庆话、广东话以及闽南语等。这些热心的社区成员给ZStack的发展注入了阳光与活力。


自此,每逢有市场重大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,我们都从社区里发起邀请,征集来自全国的社区成员参与现场活动、实践投稿、短视频录制等。


5.jpg

在ZStack五周年纪念活动中,有来自海外研究生陈亚威、来自制造行业研发人员蒲文龙、云计算研发人员党鹏飞、来自众诺科技总经理运维老兵王振峰、云计算运维工程师李妹、运维工程师张晓龙、云计算专业学生罗滟和Java运维开发架构师文帅翔,他(她)们共同见证了ZStack中国社区发展过程的点点滴滴,也见证了上海云轴从十几平米到上千平米的独立办公场地的变迁。


当然ZStack也已经从开始的0.6版本到现在的3.9版本。在未来,ZStack 4.0将会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更多的功能,期待大家的关注与鼓励。


小 结


以上就是ZStack中国社区五年发展进程的分享,感恩活跃一线的社区成员、一线的用户以及一线的客户,你们都是ZStack未来前进的方向与动力。ZStack五周年,感恩有你。

升级提醒

若您选择升级至4.0.0及之后版本,请注意以下功能调整:

1. 云路由器全面升级为VPC路由器,云路由网络全面升级为VPC网络,不再单独设云路由器页面。升级全程无感知,相关业务不受任何影响。

2. 企业管理账号体系取代用户组与用户,不再单独设用户/用户组页面,不可再使用用户/用户组账号登录云平台。升级前,请先将“用户组与用户”纳管的账号数据妥善迁移至“企业管理”纳管,再执行升级操作。注意:对于admin创建并具备admin权限的用户账号同步取消,如有需要,可使用企业管理账号体系中的平台管理员实现相同功能。

3. 调整AD/LDAP与账户的对接管理方式,统一由企业管理纳管,不再单独设AD/LDAP页面。升级前,请先将“账户”对接纳管的AD/LDAP账号数据妥善迁移至“企业管理”纳管,再执行升级操作。

如对上述升级提醒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升级帮助,请联系ZStack官方技术支持

下载ZStack企业版

您已填写过基本信息?点击这里

姓名应该不少于两个字符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公司名称不应该少于4个字符
邮箱格式错误

下载链接将会通过邮件形式发送至您的邮箱,请谨慎填写。

下载ZStack企业版

还未填写过基本信息?点击这里

邮箱或手机号码格式错误
验证手机号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登录观看培训视频
仅对注册用户开放,请 登录 或 填写资料 观看培训视频
填写资料

商务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1

售后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2

商务联系:

sales@zstack.io
ZStack认证培训咨询
姓名应该不少于两个字符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公司名称不应该少于4个字符
邮箱格式错误

商务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1

商务联系:

channel@zstack.io
申请ZStack多机版
姓名应该不少于两个字符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公司名称不应该少于4个字符
邮箱格式错误

商务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1

售后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2

商务联系:

sales@zstack.io
立即咨询
姓名应该不少于两个字符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公司名称不应该少于4个字符
邮箱格式错误

商务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1

售后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2

商务联系:

sales@zstack.io
培训认证合作伙伴申请
姓名应该不少于2个字符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邮箱格式错误
城市名称不应该少于2个字符
公司名称不应该少于4个字符
职位名称不应该少于2个字符

商务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1

商务联系:

channel@zstack.io
ZStack&工信人才联合证书申请
已获得ZStack原厂证书
未获得ZStack原厂证书
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
姓名应该不少于2个字符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邮箱格式错误
城市名称不应该少于2个字符
公司/学校名称不应该少于4个字符
证书类型
ZCCT
ZCCE
ZCCA
ZCPC-ISP
申请ZStack&工信人才联合证书须支付工本费,是否可以接受

商务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1

商务联系:

channel@zstack.io

下载链接已发送至您的邮箱。

如未收到,请查看您的垃圾邮件、订阅邮件、广告邮件。 当您收到电子邮件后,请点击 URL 链接,以完成下载。

下载链接已发送至您的邮箱。

如未收到,请查看您的垃圾邮件、订阅邮件、广告邮件。
或点击下方URL链接 (IE内核浏览器请右键另存为), 完成下载:

感谢您使用 ZStack 产品和服务。

成功提交申请。

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

感谢您使用 ZStack 产品和服务。

信息提交成功。

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尽快与您取得联系,请保持电话畅通。

感谢您使用 ZStack 产品和服务。

产品咨询

扫码立即线上沟通

联系我们

产品咨询
400-962-2212 转 1
售后咨询
400-962-2212 转 2

联系我们

回到顶部

产品试用申请
请选择您要试用的产品
ZStack Cloud 企业版
ZStack Cloud 混合云版
ZStack Cloud 基础版
ZStack Cloud 标准版
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
姓名应该不少于两个字符
手机号格式错误
验证码填写错误 获取短信验证码 60 秒后可重发
公司名称不应该少于4个字符
邮箱格式错误

商务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1

售后咨询:

400-962-2212 转 2

商务联系:

sales@zstack.io

成功提交申请。

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

感谢您使用 ZStack 产品和服务。